近日,由vwin德赢官网研究院下属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“种苗智能巡检机器人”正式在东北大豆产区投入使用。该机器人集成北斗与激光融合导航、多模态传感与智能调控系统,实现了种苗表型信息的高通量、精准化、无人化采集与监测,为推动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装备支撑。
随着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升,传统农业管理中的人工依赖性强、监测效率低、数据精度有限等问题日益凸显。本款巡检机器人面向农作物育种、栽苗、田间管理的实际生产痛点,覆盖播种、出苗、生长、成熟等全生长周期,可广泛应用于大豆、玉米、小麦等主粮及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基地。它不仅替代了传统人工巡检方式,更在数据维度、采集频率和响应速度上实现了质的跨越,有效支撑作物长势评估、病虫草害早期诊断、水肥需求研判及产量预估等精准农事决策。
该机器人融合RTK与激光SLAM的导航系统,实现了跨场景高精度建图与定位;支持10km/h高速巡检与全向移动,大爬坡能力,配备大直径充气轮胎及大行程弹簧悬挂系统,显著提升对崎岖田间的适应性与平稳性。创新性的采用轮距自适应调节与视觉纠偏系统,有效避免压苗、伤苗,显著提升田间通过性。搭载多自由度电动伺服调控机构,可根据作物高度与分布智能调整采集姿态,保障表型数据准确性与可比性。
依托5G网络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回传与云端集成,可与农业物联网平台、农场管理系统无缝对接,逐步构建“感知-决策-执行”的智慧农业闭环。不仅有助于实现单亩成本的降低和产能的提升,更从生产模式上推动农业走向绿色低碳、资源高效的新路径,全面增强我国大田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。
该机器人的推广应用,是智慧农业技术在田间场景的关键落地,为规模化种植主体提供了智能化的技术装备选择,对巩固粮食安全、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。